一、目的
為了采光頂項目選擇合適的玻璃,探索解決室內過熱問題的方案,現(xiàn)制作四種不同的玻璃進行測試,玻璃具體配置及參數(shù)見下表1。
二、實驗方法及裝置
選擇兩個保溫箱,保溫箱外側包裹保溫棉,以提高整個裝置的保溫效果,盡量降低保溫箱的傳熱系數(shù),減小保溫箱對測試結果的影響,如下圖1。保溫箱內放入冰塊模擬空調制冷效果,將測溫探頭放入保溫箱內,測溫探頭a、a1分別置于兩個保溫箱南側側壁,測試探頭b、b1分別置于兩個保溫箱靠底部的空氣中(測溫探頭采用木條固定確保相對位置相同),如圖2。保溫箱放到室外進行太陽光照射,每次將兩組不同的玻璃放在保溫箱上面,通過對比保溫箱內測溫探頭a與a1、b與b1的溫度差異,對比不同玻璃配置的隔熱性能。測溫設備見圖3。
三、實驗結果及分析
(1)將6TL(三銀low-e)+12A+6T(配置1)與6T(油墨)+12A+6TL(三銀low-e)(配置2)放在不同保溫箱上,記錄各個測溫點的溫度數(shù)據(jù),實驗數(shù)據(jù)見下表:
從上表可知,除上午10點半前配置1比配置2內保溫箱溫度高外,后續(xù)時段探頭測得的6TL(三銀low-e)+12A+6T(配置1)保溫箱內的溫度均小于6T(油墨)+12A+6TL(三銀low-e)(配置2)保溫箱內的溫度。這表明,在有制冷的情況下,作為采光頂?shù)牟Ar6TL(三銀low-e)+12A+6T(配置1)比6T(油墨)+12A+6TL(三銀low-e)(配置2)夏季室內溫度更低。
(2)將6TL(三銀low-e)+12A+6T(配置1)與6TL(三銀low-e)+0.3V+6T(配置3)放在不同保溫箱上,記錄各個測溫點的溫度數(shù)據(jù),實驗數(shù)據(jù)見下表:
從上表可知,探頭測得的6TL(三銀low-e)+12A+6T(配置1)保溫箱內的溫度均大于6TL(三銀low-e)+0.3V+6T(配置3)保溫箱內的溫度。這表明,在有制冷的情況下,作為采光頂?shù)牟Ar6TL(三銀low-e)+0.3V+6T(配置3)比6TL(三銀low-e)+12A+6T(配置1)夏季室內溫度更低。
(4)將6TL(三銀low-e)+0.3V+6T(配置3)與6TL(三銀low-e)+12A+6TL(雙銀low-e)+0.3V+6T(配置4)放在不同保溫箱上,記錄各個測溫點的溫度數(shù)據(jù),實驗數(shù)據(jù)見下表:
本實驗測試過程中,12點以后天氣轉陰,13點以后出現(xiàn)降雨,由于測溫設備不能露天淋雨,固后續(xù)測試取消,僅有到13點的數(shù)據(jù)。但從上述數(shù)據(jù)依舊可以看出,探頭測得的6TL(三銀low-e)+12A+6TL(雙銀)+0.3V+6T(配置4)保溫箱內的溫度均小于6TL(三銀low-e)+0.3V+6T(配置3)保溫箱內的溫度。這表明,在有制冷的情況下,作為采光頂玻璃時6TL(三銀low-e)+12A+6TL(雙銀)+0.3V+6T(配置4)比6TL(三銀low-e)+0.3V+6T(配置3)的室內溫度更低。
四、結論
通過使用洛陽蘭迪鈦金屬真空玻璃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的中空和真空玻璃進行采光頂保溫隔熱性能測試,作為采光頂玻璃使用時,在有制冷的情況下,6TL(三銀low-e)+12A+6TL(雙銀low-e)+0.3V+6T>6TL(三銀low-e)+0.3V+6T>6TL(三銀low-e)+12A+6T>6T(油墨)+12A+6TL(三銀low-e)。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:
(1)在有制冷的情況下,SHGC值越小的玻璃,用于采光頂時隔熱越好,夏季室內溫度越低;
(2)在有制冷的情況下,SHGC值相似時,傳熱系數(shù)越低的玻璃用于采光頂時,夏季室內更低;
(3)第2面油墨(占比50%)第3面采用三銀low-e的玻璃作為采光頂使用時沒有三銀直接在第2面時的隔熱效果好。